什麼是孢子絲菌
孢子絲菌,學名是 「申克氏孢子絲菌」(Sporothrix schenckii),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同時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病,貓咪患病後也可能傳染給主人。主要侵犯皮膚,偶爾也侵犯黏膜、肺等其他內臟器官。
常在戶外活動的貓,尤其是愛打架的公貓,常有抓傷或咬傷,所以會有較高的感染機率。孢子絲狀菌症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因為貓感染後的滲出物及組織中會有大量的病原存在,這一點與其他動物不同,所以貓較容易傳染給人類。
患孢子絲菌的症狀
貓孢子絲菌症的病灶分布主要以容易打架受傷的部位為主,如頭部、四肢遠端、尾巴基部等。傷口可能會化膿而且無法愈合,會有潰瘍以及糜爛狀況,最後可能波及至肌肉及骨骼,也可能因為舔毛而將病原散播至身體其他部位。有些貓會出現身體不舒服的狀況,可能會有發燒、食慾喪失以及嗜睡的症狀。
孢子絲菌的傳播
皮膚孢子絲菌病有兩種感染途徑,皆涉及皮膚創傷接觸真菌。典型的臨床表現是透過腐爛草木傳播,第二種(人畜共患病)則是由動物傳播所引起。貓科動物抓傷是後者的常見來源,但也可能因傷口或破損皮膚接觸真菌而發生。亦有接觸受感染貓的滲出液而感染的報告。這種人畜共患病在南美洲持續擴散,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的一個來源。
孢子絲菌的治療
抗真菌藥物治療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這是治療孢子絲菌病比較常用的藥物。它屬於三唑類抗真菌藥,能透過抑制真菌細胞膜主要成分麥角甾醇的合成,發揮抗真菌作用。對於貓咪的皮膚型孢子絲菌病,一般需要持續用藥數週甚至數月。例如,貓咪可能需要按照每千克體重 5 – 10mg 的劑量,每天口服 1 – 2 次,具體的劑量和療程會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貓咪對藥物的反應進行調整。
特比萘芬(Terbinafine):也是一種有效的抗真菌藥物。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真菌細胞麥角甾醇合成過程中的鯊烯環氧化酶,進而破壞真菌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在治療貓咪孢子絲菌病時,可能會根據貓咪體重給予適當劑量,如每千克體重 30 – 40mg,每天口服 1 次。不過,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觀察貓咪是否出現不良反應。
局部治療
傷口清潔和護理:如果貓咪皮膚有潰瘍、破損等病變,首先要對傷口進行清潔。可以使用生理鹽水或溫和的抗菌溶液(如聚維酮碘溶液)輕輕沖洗傷口,去除表面的污垢、滲出物和真菌菌絲等。沖洗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棉球輕輕擦乾傷口周圍的皮膚。
局部抗真菌藥膏塗抹:在清潔傷口後,可塗抹抗真菌藥膏,如克霉唑軟膏、咪康唑軟膏等。這些藥膏能直接作用於皮膚病變部位,抑制真菌的生長和繁殖。一般每天塗抹 2 – 3 次,塗抹時要注意將藥膏均勻地覆蓋在病變區域及其周圍的皮膚上,範圍可適當擴大一些,以確保徹底抑制真菌。
手術治療(較少用)
在某些情況下,如局部病變形成了膿腫或結節,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切除病變組織,減少真菌的負荷,促進傷口愈合。不過,手術治療存在一定風險,如術後感染、出血等,並且需要貓咪具備較好的身體狀況才能耐受手術。術後還需要配合抗真菌藥物治療,以防止真菌復發。
孢子絲菌的預防
由於孢子絲狀菌症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日常還是需要主人以預防為主。孢子絲菌病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外傷後接觸被污染的土壤、花草、樹木、蔬菜、污水等,使病原菌直接進入皮膚而引起,因此注意保護好有外傷的皮膚對預防本病很重要。貓咪主人應當定期修剪貓咪指甲,以免不小心被抓傷或者飼養多隻貓咪時互相玩鬧時抓傷皮膚。如果有外傷時儘量不要帶貓咪到外界玩耍,防止接觸到帶菌的土壤、花草、樹木、污水等。同時給貓咪戴上伊麗莎白圈,防止貓咪舔舐傷口或患病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