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星人」、「喵星人」的到來,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數歡樂與陪伴。身為一名盡職盡責的「鏟屎官」,你是否真正了解你的毛小孩?你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踏入了養寵誤區?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寵愛國際動物醫院院長崔明軍醫生的專業視角,一起探索科學養寵的奧秘,為毛孩子們打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誤區一:絕育=「殘忍」?—— 呵護愛寵,從預防開始
許多主人認為絕育手術剝奪了寵物的生育權,是一種「殘忍」的行為。然而,崔醫生指出,絕育手術不僅能有效避免意外懷孕和流浪動物的產生,更重要的是可以預防一系列生殖系統疾病,為寵物的健康和長壽保駕護航。
未絕育的隱患:雌性寵物未絕育,容易患上子宮蓄膿、乳腺腫瘤等疾病,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雄性寵物未絕育,則可能出現睪丸腫瘤、前列腺問題,以及因發情導致的攻擊行為、標記領地等問題。
絕育的益處:絕育手術可以顯著降低寵物患生殖系統疾病的風險,提高生活品質和預期壽命。此外,絕育後的寵物性格也會變得更加溫順,減少因發情帶來的行為問題,如亂叫、隨地大小便、攻擊性增強等,更容易融入家庭生活。
絕育的最佳時機:對於大多數寵物而言,建議在第一次發情前進行絕育手術,此時手術風險更低,恢復更快,預防疾病的效果也更佳。
誤區二:過度餵養=「愛」?—— 科學餵養,拒絕「甜蜜的負擔」
不少主人將對寵物的愛體現在「吃」上,總覺得讓寵物吃飽吃好才是愛牠們的體現。殊不知,過度餵養帶來的肥胖問題,會成為寵物健康的「甜蜜的負擔」,引發一系列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科學計算食量:崔醫生強調,寵物的食量應根據體重、年齡、活動量等進行科學計算。例如,幼年寵物處於生長發育期,需要更多的營養攝入;而老年寵物活動量減少,新陳代謝變慢,則需要控制食量,預防肥胖。
選擇合適的糧食:市面上寵物糧食種類繁多,主人應選擇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營養均衡的優質糧食,並根據寵物的年齡和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配方。
避免過度餵養:不要因為寵物撒嬌或乞食就隨意添加零食或人類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免造成營養過剩和肥胖。
誤區三:迷信偏方,亂用藥物?—— 專業診斷,科學治療
寵物生病時,一些主人會輕信偏方或寵物店推薦的藥物,而不尋求專業獸醫的幫助。崔醫生提醒,不規範用藥可能掩蓋病情,耽誤治療,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寵物不會說話:牠們無法表達自己的不適,需要主人細心觀察,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專業診斷至關重要:許多疾病症狀相似,僅憑經驗無法準確判斷,需要通過專業檢查才能確診,例如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避免誤診誤治。
切勿自行用藥:人類藥物和寵物藥物成分不同,劑量也不同,擅自用藥可能導致寵物中毒或加重病情。
誤區四:過度清潔,頻繁洗澡?—— 呵護皮膚健康,從日常護理開始
有些主人認為寵物需要經常洗澡才能保持乾淨,但過度清潔反而會破壞皮膚的天然屏障,導致皮膚乾燥、瘙癢、皮屑增多等問題,尤其對於貓咪而言,頻繁洗澡會加劇應激反應,引發健康問題。

合理安排洗澡頻率:狗狗一般建議每 2 – 4 週洗澡一次,夏季可適當增加頻率;而貓咪自身清潔能力較強,通常只需每 2 – 3 個月洗澡一次,除非毛髮髒污或感染皮膚病。
選擇合適的洗護用品:使用寵物專用沐浴露,避免使用人類洗髮水,以免刺激皮膚。
做好日常護理:定期梳理毛髮,防止毛髮打結,並清潔眼睛、耳朵等部位,預防感染。
誤區五:追求純種,忽視健康?—— 理性選擇,為生命負責
許多人迷戀純種貓狗的外表,卻忽視了純種寵物更容易患遺傳病的問題。選擇寵物時,我們應更加理性,不僅要考慮外觀,更要關注健康和性格,為生命的到來做好充分準備。

了解品種特性:不同品種的寵物,其性格、體型、易患疾病等方面都存在差異,購買前應充分了解品種特性,選擇與自身生活環境和條件相匹配的寵物。
選擇正規渠道:避免從非正規渠道購買寵物,應選擇正規貓舍或犬舍,了解寵物的血統和遺傳病史,確保健康。
領養代替購買:給予流浪動物一個溫暖的家,也是一種充滿愛心的選擇。
與「毛孩子」建立信任的橋樑
養寵物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愛的承諾。崔醫生強調,建立與寵物醫生的信任關係至關重要。定期體檢、及時溝通,可以讓醫生更了解寵物的健康狀況,儘早發現問題,並給予專業的治療方案。同時,作為「鏟屎官」的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科學的養寵知識,了解寵物的營養需求、行為模式,避免陷入誤區,用科學的方法呵護牠們的健康成長。

讓我們攜手,共同打造一個人寵和諧的美好世界,讓每一個毛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