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遇過家裡的小貓總是目光如炬地盯著窗外,不停地發出「咔咔咔」的聲音嗎?每到這個時候,愛國就會很懷疑:小貓咪們這是在向「喵星發電報」嗎?畢竟,一直都盛行一個傳聞:小貓咪們是喵星派過來佔領地球的間諜!
有的小貓咪已經肆無忌憚,直接使用工具的:
而我們比較常見的,就是下面這種👇通過「喵斯密碼」發送電報的:
那麼,這種有節奏的咔咔聲真的是小貓咪用來向喵星傳遞情報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咔咔聲」的神秘面紗吧!
多樣的咔咔聲
貓咪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猛獸」科目,據研究發現,牠們能發出 21 種類型的聲音,是肉食動物界中能發出聲音最多的動物。
其中,除了日常的撒嬌,夾子音和嗓子音以外,
「咔咔聲」就是較為普遍的一類,它的英文為「chatter」,意指「喋喋不休」,即在短期內、迅速地、簡短的咔嗒聲。
國外的研究人員還對這個「chatter」進行了更仔細的分類:
类别 | 描述 |
---|---|
chatter(喋喋不休) | 短期内一系列简短、迅速、口齿不清的咔嗒声 |
chirp(啁啾声) | 类似小鸟或昆虫发出的短促、尖锐的高音 |
tweet(唧啾声) | 重复微弱的鸣叫声 |
tweedle(鸟鸣声) | 变调鸟鸣声 |
不禁讓人好奇的是,牠為什麼會發出這種聲音呢?
咔咔聲的秘密
無一例外,我們能發現當貓咪有節奏地發出「咔咔」聲的時候,貓咪都會做好捕獵的準備,
順著牠們的目光看去,一般都能發現鳥或者蟲子的存在,基於這個方向,研究人員們提出了 4 個比較靠譜的推測~
▌推測 1 貓咪真空行為
在英國動物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所著的,關於貓科動物行為的書《Cat Watching》中提出 —— 貓咪真空活動的概念,認為貓咪的喋喋不休是一種「真空活動」,即當動物無法進行實際活動時發生的行為。
說人話就是,貓咪在看到鳥 / 蟲子時,由於距離或居家的情況無法進行後續的捕獵行動,反覆通過「咬」的動作來模擬狩獵行為,此時上下顎關節的頻繁咬合就會發出「咔咔咔」的聲音。
▌推測 2 模仿獵物叫聲
我們可以發現「chatter」的分類裡面,有 2 種是類似鳥叫的聲音,因此有動物學家認為,這有可能是貓咪在模仿獵物的聲音。
有過這樣的一個案例,在 2010 年研究人員在亞馬遜的森林裡發現了虎貓捕獵斑狨的一幕:虎貓通過模仿斑狨的聲音,吸引和迷惑斑狨到自己的周圍,從而更好地完成捕獵。
所以模仿獵物的聲音其實是貓咪的生性本能,貓咪們發出的咔咔聲可能也是在模擬鳥或者昆蟲的聲音,來迷惑獵物向自己靠近。
▌推測 3 本能反應
對於貓咪發出「咔咔咔」的聲音,貓行為學顧問 Marilyn Krieger 覺得,這更像是貓咪的一種本能反應。
她認為貓咪在看到獵物後,體內的多巴胺、腎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會增加,使得貓咪產生「狩獵快感」,這就導致小貓咪們由於興奮,出現嘴部不停顫動的情況。
▌推測 4 負面情緒
還有一種相對神奇的推測,動物行為學家 Shelley-Grielen 認為:貓咪的「咔咔咔」聲是牠對某件事情生氣的反應,Frania 將其歸類為貓界語言中的「咒罵」,而這主要指的是獵物或食物。
比如當一隻鳥落在窗外,你以為貓咪是因為準備狩獵而興奮?
不,此時牠們發出「咔咔」的聲其實是因為看得見摸不得而在咒罵小鳥……
所以,動物行為學家們就認為這是貓咪由於獵物在自己的狩獵範圍之外,而表達沮喪的動作。
咔咔聲也值得注意
雖然,我們看起來貓咪的「咔咔聲」是一種很好玩以及好笑的行為,但我們從上面的第四個猜測其實也能發現,有些時候貓咪是在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所以當貓咪們發出「咔咔聲」的時候,鏟屎官也要稍微留意一下。
① 持續不斷地「咔咔」聲
正處於焦慮和過度刺激中的小貓咪們,會連續不斷、長時間地發出「咔咔聲」。畢竟貓咪本來就是一種對環境和壓力變化非常敏感的動物。
由於無法抓到獵物,長時間地發出「咔咔聲」會不斷加強貓咪壓力和沮喪的情緒,導致攻擊性增強,出現焦慮的狀態。
➤ 最明顯的例子是 —— 玩激光筆,由於激光筆的特性,當小貓咪們長期無法捕抓到實際物體時,貓咪就會出現焦慮的情況(喵主子說:你一直抓不到試試??!!)。
➤ 還有 的貓咪長時間守在窗邊,看著窗外頻繁地發出「咔咔」聲,這種情況建議拉上窗簾隔絕牠的視線或者用其他的玩具 / 食物來轉移牠的注意力。
② 在沒有獵物 / 目標的情況下,出現咔咔聲
我們在上面提到的所有情況,都是在貓咪看見獵物時出現的反應,所以如果家裡的小貓咪在無獵物時,發出「咔咔」聲,其實是一種異常行為。
這可能與貓咪的牙齒 / 口腔疾病相關,鏟屎官們需要及時關注貓咪的口腔中是否有異物,或及時查看貓咪是否有疼痛、流涎、口臭、食欲不振等情況,若發現異常,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